【2024富邦】M11218014_王士誠
本學期,我有幸參加了由曾凱逸⽼師協調、富邦投信主辦的「 2024 校園資產管 理⼈才培育計畫」。本課程結合學術與實務,透過⼀系列專業講座、案例分析及期末 專題報告,讓我對資產管理⾏業、 ESG 投資及⾦融市場的運作有了全⾯且深⼊的了 解。同時,這⾨課程也讓我在學術與實務之間找到平衡。以下將從課程內容回顧、專 題製作過程、個⼈⼼得與收穫三⼤⾯向進⾏分享。
⼀、課程內容回顧
課程內容涵蓋多個主題,從資產管理的基礎知識到 ESG 投資的實務應⽤,均由富 邦投信的專業講師授課,內容深⼊淺出,且結合實際案例,讓我受益匪淺。
(⼀) ESG 投資的實務應⽤
由紀元豪基⾦經理⼈講授之「永續投資的驅動與運⽤」是本課程的起點。他從 ESG 的起源、評估架構到實際投資策略,全⾯介紹了 ESG 如何成為資產管理中的關 鍵因素。他強調, ESG 投資不僅是企業對社會與環境的承諾,更是影響⻑期投資報酬 的重要指標。此外,課堂上也提到 ESG 的三⼤⾯向 — 環境( Environmental )、社會 ( Social )與公司治理( Governance ),並分析了各⾯向在投資決策中的應⽤⽅式, 這讓我對 ESG 投資的價值有了更深刻的認識。
(⼆)固定收益市場與綠⾊債券
林建璋基⾦經理⼈分享了固定收益市場的運作模式,並以綠⾊債券為例,介紹了 ESG 在債券市場中的應⽤。他透過分析香港與卡達的綠⾊債券案例,說明了綠⾊債券 如何⽀持環境永續發展,同時吸引投資⼈。他還提到「綠⾊溢酬( Greenium )」的現 象,指出 ESG 債券因其特殊性與市場需求,可能享有更⾼的投資價值,這讓我對固定 收益市場的投資策略有了更具體的理解。
(三)個股研究與選股策略
謝育霖基⾦經理⼈則以華航為例,深⼊講解了個股研究的架構與⽅法。他從總經 影響、⾏業概況到基本⾯分析,展⽰了如何全⾯評估⼀家公司的投資價值。此外,他 還結合 ESG 評分模型,說明如何將 ESG 指標融⼊選股策略中,這為我後續的期末專 題提供了重要的指導⽅向。
⼆、專題製作過程
期末專題是本課程的重要環節,主題為「 ESG 導⼊投資實務」,透過實際數據分 析與模型建構,將課堂所學落實於實務操作中。整個專題製作過程充滿挑戰,但也讓 我獲得了寶貴的經驗。
(⼀)資料蒐集與模型建置
我們⾸先蒐集了台灣上市櫃公司的 ESG 數據,並根據 TEJ 提供的 TESG 指標, 建⽴了⼀套 ESG 評分模型。模型涵蓋環境、社會與治理三⼤⾯向,每個⾯向均包含多 項具體指標,例如碳排放量、員⼯福利與公司治理結構等。我們還針對不同產業設置 權重,確保評估標準的客觀性與適⽤性。
(⼆)選股與投資組合建構
在 ESG 評分的基礎上,我們篩選出 5 家⾼ ESG 評分且具投資潛⼒的公司,並利 ⽤平均數 變異數模型,建構了⼀個最優化的投資組合。我們還計算了投資組合的夏普 ⽐率( Sharpe Ratio )與 Jensenʼs Alpha ,評估其⾵險調整後的報酬表現。
(三)個股研究與成果展⽰
我們對投資組合中的每⼀家公司進⾏了深⼊分析,從基本⾯、⾏業前景到 ESG 表 現,全⾯評估其投資價值。最後,我們將投資組合的績效與市場指數進⾏⽐較,發現 其在⾵險控制上具有⼀定的優勢,但在報酬表現上仍有改進空間。
三、個⼈⼼得與收穫
這⾨課程不僅讓我學到了豐富的專業知識,更讓我對資產管理⾏業與 ESG 投資的 價值有了更深刻的體會。以下是我的三點⼼得與收穫:
(⼀)對 ESG 投資的全新認識
以往我對投資的理解多停留在財務數據與市場趨勢上,⽽這⾨課程讓我認識到, ESG 投資不僅是⼀種道德選擇,更是⼀種⻑期回報的保障。無論是綠⾊債券還是 ESG 評分模型,都讓我看到投資對社會與環境的積極影響。
(⼆)學術與實務的結合
課程內容結合了學術理論與實務操作,讓我能夠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應⽤到實際 的投資分析中。例如,在專題中,我們不僅運⽤了 ESG 評分模型,還結合了夏普⽐率 等理論⼯具,進⼀步提升了分析的深度與準確性。
(三)團隊合作與實作經驗
專題製作過程中,我與組員分⼯合作,從資料蒐集、模型建置到報告撰寫,每⼀ 個環節都充滿挑戰,但也讓我們學會了如何協作與解決問題。這段經歷不僅提升了我 的專業能⼒,也讓我對團隊合作有了更深的體會。
四、結語
「富邦投信 2024 校園資產管理⼈才培育計畫」是⼀⾨內容豐富且實⽤性極⾼的 課程,它不僅讓我學到了資產管理與 ESG 投資的專業知識,更讓我在實務操作中提升 了分析能⼒與團隊合作能⼒。這⾨課程的經歷,將成為我未來職涯發展的重要基⽯, 也讓我對資產管理⾏業充滿期待。感謝富邦投信與曾⽼師的⽤⼼安排,讓我度過了⼀ 個充實⽽有意義的學期。